当前位置: 首页» 就业政策» 《中国大学生就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谈(一)

《中国大学生就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谈(一)

发布时间:2024-07-03 阅读次数:500





【摘要】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要加快建构中国就业理论体系,有效提升我国在就业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本刊特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谈,邀约有关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高校领导、专家学者撰文,助力深度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建构中国大学生就业理论体系。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理论体系




全力促进新时代高校毕业生

高质量充分就业

【作者简介】

孙海波,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司长。

【文本引用】

孙海波:全力促进新时代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4(6):3-6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集体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学阐释了就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了十八大以来我国就业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入阐述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践路径和工作要求,系统回答了事关就业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提高站位,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我们要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一体学习、一体贯彻,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大意义。

胸怀“国之大者”,从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深刻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治属性。就业是国家稳定之基,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社会发展大局。当前,高校毕业生作为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体,这一群体的就业情况直接关系到就业基本盘的稳定。多一个毕业生就业,家庭就多一份收入,社会就多一份稳定。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抓实抓好。

坚持系统观念,从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维度,深刻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战略属性。就业是发展之要,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发挥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交汇点的重要作用,这既是国家发展的巨大财富,也是国际竞争的底气所在。我们要用好这个宝贵的人才资源,努力将人才势能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站稳人民立场,从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角度,深刻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民生属性。就业是民生之本。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满足广大劳动者美好生活需求,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效路径。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永恒的课题,事关千万学生切身利益,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我们要紧紧围绕满足高校毕业生对“好就业”“就好业”的期盼,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二、深入总结,科学研判新时代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全面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就业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我们要深入总结十八大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牢牢把握并长期坚持新时代就业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和宝贵经验,科学研判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持续保持稳定。过去十年,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既保持了就业大局总体稳定,也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供给更加多元。教育系统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组织校园招聘月、就业促进周、“百日冲刺”行动等品牌活动,大力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岗位资源,优化政策性岗位招录安排,为毕业生提供“24365校园招聘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每年10万余名就业工作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为毕业生提供专业化指导服务,建立实名帮扶台账,对困难群体毕业生“一对一”精准帮扶,设立“中央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就业能力培训项目,帮助困难毕业生增强求职信心、提高就业能力。学科专业结构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健全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引导高校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及时调整或更新升级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推动以就业状况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新时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也是各地各部门辛勤付出的结果,凝聚着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我们要深入总结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就和经验,从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当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依然任重而道远。一方面,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和增强,为稳就业夯实了基础支撑,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多新空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就业列为民生头等大事,支持就业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各部门、各地积极出台政策挖潜拓展岗位,加快加大招录力度,各方面稳就业的工作经验更加丰富。另一方面,未来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找满意工作难”与“招合适的人难”并存。经济恢复对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存在一定滞后效应,毕业生对就业岗位质量有着较高期待,这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三、对标对表,扎实做好促进新时代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也对做好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对标对表,不折不扣扎实推进工作落实,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各项部署转化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具体行动。

开拓就业渠道,挖掘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我们要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强化校园招聘和就业市场服务,推进重点领域人才服务,积极挖掘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新岗位,利用好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中的就业增长点,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机会。进一步优化规范招聘安排和秩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质扩容。

优化培养供给,促进高等教育人才供需匹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深入分析一些行业出现用工缺口的原因,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问题。我们要锚定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目标,强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推动各行业部门和地方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分析,定期发布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过剩学科专业“红黄牌”提示清单。推动优化高校层次类型和区域布局,引导高校分类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新设学科专业开展人才需求论证。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强化就业评价反馈,将就业状况作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招生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

强化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就业观,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我们要做实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推动课程标准、学科专业、规划教材、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示范课程质量提升。把就业教育作为“三全育人”重要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鼓励和引导毕业生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积极到基层建功立业。

做好帮扶援助,兜牢困难毕业生就业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我们要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困难毕业生帮扶,建立实名帮扶台账,对困难群体毕业生“一对一”精准帮扶,落实“三个优先”要求,尽可能为帮扶对象优先提供高质量、稳定性强的就业岗位。组织实施好宏志助航计划,切实提高参训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加强市场监管,切实保护毕业生就业权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有效治理就业歧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等乱象。我们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安全教育,会同相关部门发布风险预警提示,提醒毕业生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严防非法中介、招聘收费、虚假诈骗等求职陷阱。要与相关部门主动会商,加强对涉就业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切实保障毕业生权益。

深化理论研究,助力中国就业理论体系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构中国就业理论体系,有效提升我国在就业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我们要发挥有组织科研优势,通过设立科研项目课题、开展重点问题调研等,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理论研究,推动构建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理论体系。注重发挥就业研究机构智库作用,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做好政策储备。

新目标催人奋进,新征程笃行不怠。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让我们锚定新定位、扛起新使命,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快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加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流大学服务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的战略使命

【作者简介】

杜江峰,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

【文本引用】

杜江峰:一流大学服务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的战略使命[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4(6):6-9




现代化人力资源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1]一流大学是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要、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也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紧密结合点,必须发挥卓越人才培养和汇聚的战略基地作用,实现毕业生高质量深造和就业,加强人才输送和战略布局,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助力解决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为强国事业源源不断输送拔尖创新人才。




一、瞄准国家需要,推进专业布局动态调整




        当今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叠加推进,以Sora、ChatGPT等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竞相涌现,正在深刻重构我们的教育生态、创新范式,对未来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和视野格局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否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已经成检验高校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标尺,然而一流大学毕业生供给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2]一流大学应瞄准世界科学前沿,聚焦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招生结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的战略性调整,持续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匹配度。近年来,浙江大学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本科招生专业从128个调整为98个,其中91个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新设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生物育种等战略新兴专业;加大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力度,研究生招生规模和占比进一步提高;聚焦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实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储能技术等8个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






二、提高育人质量,自主培养全球胜任、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将是全方位的,[3]强化一流大学在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归根到底是要紧紧抓好人才自主培养这个源头,牢牢把握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这个根本。

做实科教融汇。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围绕培养拔尖人才系统思考科学培养方案还不够,对学生扎实的能力训练还不足,特别是在理科基础训练上与世界一流大学有差距。一流大学要立足长周期贯通培养,狠抓学生基础能力训练,特别是要注重增强学生的数理基础、人文底蕴、批判思维、创新创造能力、中英文表达素养等,让毕业生扎实的能力素质成为适应全球竞争的最大底气。浙江大学在数字科技、基础学科等领域制定专门培养计划和战略行动方案,出台本博贯通培养项目实施办法,在抓好已有的“强基计划”“临床医学八年制”等基础上,聚焦基础学科和国家重点急需领域试点2个贯通培养项目,完善“3+1+X”本博贯通培养模式;推进战略任务牵引的长周期贯通培养,探索以重大科创平台为支撑的科教协同育人模式,建立完善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深度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拓展高水平人才参与学生培养的渠道,打造“一站式科研导航平台”“启真问学”“教授学术小组”等科研育人平台,将学生引向国家战略领域和国际学术前沿。

推进产教融合。具备尖端创新能力、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和技术专家是国家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的战略基石。一流大学需要遵循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规律,及时回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科技产业变革和知识大融通要求,集聚企业和高校优势资源,加快贯通教育链、产业链与创新链,不断完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浙江大学以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为契机,在航空发动机、航天动力、智慧能源、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等国家重点打造的16个关键领域与37家合作企业开展联合培养工作;建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积极开展“破零散、破壁垒、破同质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完善有组织、体系化的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国家级平台育人功能,高质量推进国家集成电路学院、国家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等“国字号”学院建设。

加强交叉育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问题已难以依靠单一学科的知识和能力,顶尖人才往往依托多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在学科交叉融合中拓展知识疆域、引领战略性产业创新发展。一流大学要将学科的育人功能摆在突出位置,构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的学术特区和育人平台,补齐人才培养过程中单一专业局限性的短板。浙江大学成立基础交叉研究院,创新基础交叉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基础交叉人才“集聚区”,推进基础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统筹招生、贯通培养”改革;成立7个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实施文理渗透、理工交叉、农工结合、医工融合的整建制交叉博士生专项计划,有效提升学科会聚育人成效;实施面向2030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前瞻布局11个会聚型学科领域,给予专门博士生招生指标支持,在学术发展的最前沿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加强交叉课程建设,成立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开设基础交叉大师课、不同层次的《人工智能基础》通识必修课,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专业深度交叉融合的AI+X课程。




三、坚持出口导向,完善高质量就业服务保障体系



高校立德树人不仅体现在学生在校期间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还应为他们打通就业渠道、寻找个人出路、规划未来发展,使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实现人生价值。


(一)塑造思想观念:立足价值引领,树牢正确就业观


价值观的塑造绝非一蹴而就,一流大学需将生涯发展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协同发力并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引导学生形成“以终为始”的就业价值观念。浙江大学致力于高质量生涯教育体系的构建,用使命愿景和榜样人物引领学生成长,打造职业规划课程体系、特色就业战略指导平台、特色生涯发展指导工作室和院系就业指导品牌项目等全方位学习实践生态系统,全面强化学生对时代责任、国家责任、社会责任、个人责任的认识和理解,持续促进学生把国之所需、民之所盼、校之所期作为个人所选的重要考量,为毕业生成长为服务“国之大者”的先锋力量夯实思想基础。


(二)开拓平台渠道:围绕战略需求,拓宽就业新空间

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需要高校不断开拓就业新渠道。一方面,就业渠道的多样化有助于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4]通过提供与不同教育背景和技能水平相匹配的岗位,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就业渠道的开拓是应对全球化挑战、技术变革和社会变迁的重要策略,[5]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新的就业机会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创新活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浙江大学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打好“人才+”科研合作、地方服务、国际合作、实习实践、继续教育等系列组合拳,分批次推进“就业工作重点战略合作伙伴”工程,签订高质量校企校地合作协议、聘任高水平就业创业导师、共建高质量就业创业实习实训基地,举办“重点领域重点单位招聘周”及人才对接座谈会,深化人才供需对接,完善“联动培养,资源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就业链与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互联互通;建立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基地,与相关国家级机构联合成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研究智库,加快推进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

(三)构建生态系统:聚焦重点布局,精细做好就业服务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流大学应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服务生态体系。浙江大学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总纲,协同推进就业规划部署落实,成立由校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双组长的校院两级促进毕业生服务国家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健全院系主体负责、协同推进、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机制;面向国内国际构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单位的全面布局,出台《浙江大学就业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0年)》;突出院系主体地位,实行“一院一策”抓就业工作成效,制定院级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工作行动计划和重点引导单位名录,细化就业“一把手”工程任务,将高质量就业育人纳入院系“十四五”规划、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及院系高质量发展中,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设立毕业生就业典型“公毅奖”,以及校级赴西部、基层治理及国际组织等专项奖学金、多项院级重点领域专项奖学金;设立高质量就业育人发展基金,调动研究生导师、班主任、德育导师等教师群体积极参与就业引导工作。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

就业服务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

屈文谦,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

【文本引用】

屈文谦: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4(6):9-11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要“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6]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转向是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它不仅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新的语境,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新时代的高校,应该更加主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培养和输送更多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劳动者,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劳动者需要拥有更突出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及适应新技术的能力,要能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些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高校应充分认识到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本质和内涵。新质生产力的崛起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劳动力来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可以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在新质生产力快速兴起的背景下,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本质已经超越传统范畴,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新时代的高质量充分就业首先应该是能充分发挥劳动者个人创造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就业。最大化激发劳动者个人潜能,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来源,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提高社会整体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社会整体福祉的最大化。新时代的高质量充分就业还应该是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并且能进一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就业。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高等教育培养的新劳动者需要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要能够参与到这些前沿产业中,还要进一步发挥个人的创造力,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助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新时代的高质量充分就业更应该是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就业。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是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环节和内容。高等教育要将价值引领作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首要任务,鼓励和引导毕业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就业创业。武汉大学始终以谋求人类福祉、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为己任,始终牢记“用国家的大事业磨砺青年人的真本领”,通过思想引领、政策宣传和表彰激励等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东北等重点地区,到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重点行业,到国之重器、国际组织等重点领域就业创业。

其次,高校应着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协同联动的高水平人才供应体系。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就业的前端是招生和人才培养,招生的学科分布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好学科布局优化和专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增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高校要以学科布局优化回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下的产业转型需求。武汉大学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优化学科结构,强化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设立华中地区首个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和创新成果,努力满足产业升级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强调创新驱动,加强与产业的联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高校要以专业结构调整服务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新要求。武汉大学瞄准新兴领域,近年先后增设多个新兴专业,其中去年新增了智慧水利、国际法、密码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对传统专业进行现代化改造,融入最新的科技成果和行业前沿,发布武汉大学数智教育白皮书,在全国率先构建起一体化数智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回应新质生产力时代的人才需求。高校要以人才培养改革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武汉大学积极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深入探索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牵引源头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大力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强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育人,着力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坚持大类招生、大类培养,重视智慧教学空间和数字资源建设,为学生创造更加开放、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推动国际化教育进程,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全球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质生产力需求。

最后,高校应建立一体化贯通式的就业工作体系。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点主要在于结构性错位,具体体现在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偏差,毕业生对于岗位的地域偏好明显、就业期望值偏高、实践能力和知识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职场需求等。高校构建一体化贯通式的就业工作体系将有助于缓解这一矛盾,提高供需对接效率,提升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适配度。高校要建立更加一体化的合力促就业工作机制。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就业工作需要汇聚一切可以汇聚的力量。武汉大学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其摆在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学校党委专题讨论,统筹谋划就业工作,开展“学生就业创业专项巡视”,从政治巡视的高度推进就业工作;校长牵头,召开以就业为主题的院长联席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系统保障各项工作落实;构建“大学工、大思政、大就业”工作格局,层层递进,推动学工系统内协同、校内各单位协同、校内与校外协同,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高质量充分就业;建立常态化教育教学联席制度,出台教学办公会议事规则,包括就业部门在内的相关职能部门参加教学办公会议,对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事项进行决策,充分发挥反馈和协同作用。高校要建立更加系统化的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体系。生涯教育需要前置到学生入学,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还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全方位融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体系。武汉大学校院协同,研制348个专业方向的典型岗位及胜任力模型,编制“大学生生涯成长路径图”,分学科专业制定生涯教育实施方案,切实提升生涯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度;建立起以校内辅导员、校外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的“就业讲师”“职业生涯咨询师”“职场讲师”队伍,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队伍保障;构建起“课程体系”“咨询体系”“活动体系”三位一体的生涯教育体系,实现“学校-学部-学院”三级开课制度,建立起生涯咨询室标准化运行机制和分年级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体系,夯实了全校合力开展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制度基础。高校要建立更加精准化的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对接体系。促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大群体的有效对接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缓解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方式。高校应针对性拓宽就业渠道,开拓更多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符合学生心理预期的就业岗位;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强化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推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增强人才与企业的粘性和契合度。武汉大学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发展需求,成立十个院系就业工作协作组,以重点用人单位数据库建设为指引,分层次分类别推动访企拓岗,有效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每年组织开展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以及未就业毕业生、实习生等重点群体招聘,多个协作组和学院自主举办小而精、专而优的分学科分行业专场招聘会,协力搭建高质量、精准化就业对接平台。高校要建立更加精细化的就业服务和兜底帮扶工作体系。新质生产力下,生产力各要素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劳动工具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手段。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优化简化就业手续办理,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就业服务。武汉大学以信息化推动就业服务的精细化,实现就业协议签约的全流程电子化;设计推出武汉大学简历系统,提供3200+简历模板,满足毕业生更多个性化需求;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定期开展就业形势调研、学生就业意向调研、毕业生调研和用人单位调研,追踪毕业生就业情况,为各项决策与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高质量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建立精准、动态的帮扶工作电子台账,完整掌握帮扶人员基本情况、清晰了解其就业需求、明确帮扶策略,并实时跟踪求职进展,实现了帮扶过程的透明和高效。

面对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不仅是对当前挑战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未来趋势的前瞻布局。未来,武汉大学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


【作者简介】

常青,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

【文本引用】

常青: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4(6):12-1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就业观,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7]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时代价值,科学概括了就业指导工作的任务要求,是我们做好就业育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树立择业新观念


当前,大学生择业越来越“求稳求优”。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以下简称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从求职关注的因素看,71.2%关注“薪酬福利”,其次是“稳定最重要”,占比51%,这一选项与去年相比提升10个百分点。[8]毕业生以及家长的就业心态上求稳,而市场岗位供给与大学生期望有差距,就业结构性矛盾更为凸显。在毕业生数量持续攀升、政策性岗位供给有限、用人招聘要求逐年提高的大环境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键要引导树立择业新观念。

择业新观念是区别传统择业观念而言,主要表现为“三个新”。一是择业新标准。传统的择业观念是以满足个人需求为标准,个人的主观意愿是择业关键。新的择业观念要从实际出发,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要摒弃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树立理性务实的择业标准。二是就业新定位。传统的择业观念认为就业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和社会关联不大。而任何人都不能脱离他人和社会而独立存在,就业更是与社会密切关联。大学生就业既要考虑个人价值,也要考虑社会价值,将小我融入大我,在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三是工作新模式。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工作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远程办公、零工经济、业务外包、平台型工作团队等新型工作模式兴起,面对就业新形态、新模式,大学生要拥抱变化,接受改变,树立更加灵活多元的择业观念。





二、打开就业新天地

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毕业生意向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就业,选在三线以下城市不足10%。在单位类型上,超过7成的大学生意向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国企等政策性岗位就业,意向到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就业不足15%。毕业生就业呈现大城市、央企大厂“求职难”和小城市、民企小厂“用工荒”并存的现象。当前,国家正处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关键期,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只要坚持奋斗,每个岗位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把握时代机遇,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一是在地域选择上,国家正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县级及以下基层具有大量就业机会和广阔的成长空间,这些都是广大毕业生大有可为的天地。二是在行业选择上,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根据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主动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就业创业。三是在单位选择上,要发挥所学所长,正确认识在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就业的灵活优势,主动选择“新业态”“新职业”,在广阔的天地中寻求更多的创造性和可能性。






三、培养正确就业观

就业指导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是立德树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东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通过构建“就业课程-个体咨询-日常活动”三位一体的就业指导模式,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一是打造一流就业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提出了以就业创业价值观塑造、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的就业育人理念。根据学生专业和职业目标,将就业创业课程设置为“强师报国”“实干兴邦”和“创新创造”三大特色学程,贯穿于入学时导向教育、在二三年级定向教育、毕业年级去向教育全过程。就业课程先后被评为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课程教学赛道金奖、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就业创业金课、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二是提供专业化个体咨询。组建由获得省部级就业创业“金课”教师组成的咨询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一对一”个体咨询,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相结合,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职业生涯咨询室获教育部“全国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立项。三是强化常态化就业指导。创设“体验式”就业创业实践教学场域,组建“校内职业体验营”,使学生在沉浸式情境体验中增强职业意识与素养。举办分区域、分城市、分行业的就业形势解读会、就业政策宣讲会,帮助学生了解最新市场动态。邀请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企业招聘负责人作为校外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指导,分享实战经验。近年来,学校涌现出全国大学生基层就业典型、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学生成长赛道金奖、全国最美大学生等多名先进典型。







深化财经高校就业供给侧改革,

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作者简介】

马永强,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

【文本引用】

马永强:深化财经高校就业供给侧改革,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4(6):13-16






2024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指出要“解决好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9]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再一次把就业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也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定了战略高度,提供了根本遵循。

财经高校承担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现代化高素质财经人才的重大使命,是教育强国建设和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财经高校毕业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校的人才供给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相互错位,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因素。要解决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财经高校必须抓住“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这一着力点,从源头着手,不断深化就业供给侧改革,通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强化校企深度互动交流,培养出能满足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所需的现代化高素质财经人才,才能真正推动实现财经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使命。





一、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全面增强学科专业的社会适应力

促进高质量就业,学科专业的重塑变革是根本。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以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经济体系正在重塑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对大学功能、教育结构和组织成员产生了系统性、深层次的变革。财经高校要积极探索新时代背景下高等财经教育的发展之路,坚持把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作为根本方向,不断夯实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学科基础,把融入数字经济作为高等财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变革浪潮,瞄准数字经济、金融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交叉领域,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探索建设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专业,将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等现代科技全面融入本硕博课程体系,从而全面重构并优化新财经人才的培养体系。大力推进高等财经教育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紧密衔接,全面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力。

西南财经大学准确把握新时代学校发展的历史方位,提出“建设新文科,引领新财经,创造新优势”的战略理念,深入推动“新财经”发展战略,聚焦前沿学科领域,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等新专业;以“智能+”和“物联网+”改造升级传统专业,推动传统学科专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大数据会计、数字财税等专业;聚焦建设高峰高原学科、培养国家急需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建设一流人才高地、共建优质资源平台等重点领域,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同举办“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硕博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在金融科技、金融安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重点方向和领域开展联合培养,形成具有创新引领性的跨学科、跨校“新财经+新工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建设新模式,着力培养对未来金融业务场景有深刻理解、信息技术实力深厚的跨界复合型人才。






二、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高质量就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创新是核心。财经高校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坚定不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人才培养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本质要求在于人才培养的参与者、各要素实现高效聚合与有效协同,要着眼破解人才培养职能相对分散、要素不够聚集、资源不够集中等问题,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新模式,全面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西南财经大学坚持把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优良环境,为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养成提供充分养分。学校坚持跨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育人,探索“跨课堂拓展、跨学制贯通、跨学科交叉、跨学校协同”育人模式,推进“五育融合、通专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进思政课堂、科研课堂、社会课堂、创新创业课堂深度融合。学校坚持构建完善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四环联动”工作机制,以招生促培养,以培养促就业,以就业、校友促招生和培养,实现“入”与“出”“供”与“需”“内”与“外”的协同,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实现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端对高校人才供给端的即时反馈,以及供给端对需求端的即时调整适配,有效化解供需结构性矛盾。






三、强化校企深度互动交流,全面提升校企协同育人合力

促进高质量就业,高校与企业的深度互动是关键。高素质财经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高校要通过与企业的深度交流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深化合作、共同发展,全面提升协同育人合力,才能为做好供给侧改革提供重要保障。高校要充分调动教学、科研、校友等各方面资源,主动走进园区、走进行业、走进企业,深度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认真查找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充分吸收用人单位的意见建议,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要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主动对接企业用人需求,深入探索与头部企业在本硕博不同阶段的联合培养机制,不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财经高校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实施校企联合开展新财经人才培养项目、新财经应用人才订制化培养项目等,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定制”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与就业能力培养的联动机制,校企协同开发实习实训课程,推进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切实推动学生在实际锻炼中了解市场需求、提升个人素养、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适应度。

要积极拓展多样化的行业探索机制,帮助学生多渠道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用人需求。高校要积极“走出去”,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企业开放日”等系列活动,组织学生深入企业、深入一线,近距离体验企业、了解行业,提升求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主动“请进来”,积极聘请企业家进校担任学生的职业发展导师、职业咨询师,邀请企业家到校举办生涯成长交流会、行业发展分享会、求职技能培训会等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职场发展、求职应聘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高度重视与行业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主动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开展行业微课堂、求职微视频等短视频行业探索活动,选拔优秀学生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挂职锻炼,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了解行业、探索企业,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以高质量人才培养

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作者简介】

赵忠,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教授。

【文本引用】

赵忠: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4(6):16-18


2024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10]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这对大学生就业更是如此。

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其根本在于高质量的大学生培养体系,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足、分布合理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以高质量的大学生培养体系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第一是提高大学生培养与市场的匹配度。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0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1179万人,而2000年时的高校毕业生规模还不到100万人,不及现在的十分之一。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60.2%,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变为普及化。这种转变意味着大学毕业生越来越成为劳动力群体的主力,其就业必然主要需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来解决,因此教育与市场的匹配度成为了影响大学毕业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因素。

同时,规模庞大的大学毕业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创业创新,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提高大学生培养与市场的匹配度,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形成高质量教育、高质量人才,高质量人才促进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带动高质量就业的良性循环。

提高大学生培养与市场的匹配度,首先专业设置要建立动态调整的体制机制,鼓励高校根据市场变化开发和设立新专业。其次,教学计划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学科发展、社会变迁、市场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再次,在招生名额上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岗位的变化进行调整,扩大在校大学生转专业的自由度。最后,在培养流程上,通过产学研融合,做好做实大学生培养中的实习实训环节,增强大学生由学校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

第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大学生培养体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需要提高教育与市场的匹配度,但并不意味着所有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都应该市场化,而是要强调不同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精准定位不同类型高校的目标、任务和功能。在就业绝大部分由市场来驱动的背景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保障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形成市场与政府的有机分工与协同。

从人才培养的主体看,人才培养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大学本质上擅长的是知识体系的构建、专业知识的传授,在具体的操作、专门的技能、与企业和行业相关的专用人力资本方面,显然是企业更加擅长。在人才培养中如何打通学校与企业的堡垒,充分调动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激励和制度安排使得学校与企业形成合力,形成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十分重要。

第三是提高学生培养与技术进步的耦合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技术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大学毕业生是人才的核心成分。提高大学生培养与技术进步的耦合度,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大学生成为创新的人才基石。

提高大学生培养与技术进步的耦合度,还需要兼顾专用人力资本和通用人力资本的培养。社会和市场对哪种类型的人力资本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当前技术快速进步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大学毕业生具备什么技能也在发生快速变化。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周期,相对市场需求变动会存在滞后。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毕业生技能的供给和需求出现不匹配是必然的。更重要的是,即使大学生刚毕业时,拥有的专用技能和市场需求完全匹配,但由于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岗位变迁等等,人力资本会产生折旧,技能需要升级。

因此,高校的教育不仅需要关注短期市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也需要考虑技术进步带来的对人力资本和技能进行不断更新与升级的需要。这就需要注重通用人力资本的培养,通过推行宽口径的培养体系,加强自我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当技能和市场需求不匹配时,有能力进行调整升级,也更可能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

第四是做好择业观和职业发展教育。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做好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择业选择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的。恢复高考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就业去向发生了几个变化。恢复高考初期,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择业形式以计划分配为主。随着改革开放,外商投资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兴起,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在就业单位和择业形式上出现了多元化,越来越依靠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择业,很多大学生开始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就业。后续互联网公司、平台企业的兴起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这些公司也成为大学生择业的目标。正确的择业观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培养体系的有机部分。

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中要强调使命和担当。使大学生把自身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在职业发展中主动关注重大的趋势、国家的战略和重要的变化。第一,要关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因素。例如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变化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是影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性的因素,对生产、服务、消费都会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到相关的行业变化和工作前景。第二,要关注国家战略,例如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等。这些国家战略事关国家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第三,要关注技术进步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例如技术进步会对现有的行业、工作岗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新行业和新岗位,一个行业是夕阳行业还是朝阳行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发展观,不仅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刚毕业时就业质量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6][7][9][10]中国政府网.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EB/OL].(2024-05-28)[2024-06--17]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5/

content_6954068.htm.

[2]孔翠芳,鲍家伟.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三大结构性矛盾亟需加强政策供给变短期压力为长期红利[J].中国经贸导刊,2023(6):89-91.

[3]陈诗达.走好新时代人才自主培养之路[J].中国人才,2022(3):54-55.

[4]吕冰.高校毕业生就业新趋势及应对策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1):3-8.

[5]周文霞,李硕钰,冯悦.大学生就业的研究现状及大学生就业困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7):3-8.

[8]大众网.智联招聘发布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EB/OL].(2024-05-10)

[2024-06-1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657105261665333&wfr=spider&for=pc.

德阳校区:四川省德阳市嘉陵江西路4号 邮编:618000

咨询电话:0838—2653789

成都校区: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大道899号 邮编:610399

E-mail:scatczfc@163.com